RABBITS, HEALTH, HUSBANDRY AND DISEASES
Virginia Richardson
Chapter 9: The Digestive System
翻譯: vetboy
校正潤稿: 阿白 2006.11.18
消化系統(The digestive system)
生理學(Physiology)
兔子的消化系統非常複雜,所以,均衡的飲食必需著重在以植物纖維為主,以確保正常腸道蠕動。
胃容納所吃入的食物並且以其pH值1-2來進行有效殺菌,之後所攝取的食物通過小腸,在小腸吸收所有營養份,食糜再經過消化後進入大腸;在大腸中較難被消化、較大的顆粒纖維會形成硬的糞便顆粒(hard faecal pellets),而所有較小的顆粒藉由肌肉纖維--結腸袋haustrae的返向移動,進入盲腸中醱酵。
盲腸醱酵較小的顆粒(纖維素cellulose),細菌則產生維生素B群及揮發性脂肪酸(volatile fatty acids)。這些物質會形成小而軟的糞便──盲腸便(caecotrophs),上有黏液覆蓋,兔子會直接從肛門經由食糞行為(coprophagy)過程來直接攝取。
l 高纖維的飲食可促進食團快速移動通過胃腸道。其他類型的食物(低纖維)會導致腸道蠕動減少,而更常見的是進而造成胃遲滯(gastric stasis)。所以粗糙、不可消化的纖維(木質纖維素lignocellulose)對兔子來說是最重要的。
l 高糖份及高澱粉含量的飲食,會讓小腸的吸收能力負荷過重,而且糖份和澱粉在盲腸中可能導致微生物大量增殖,而引起腸毒血症(Enterotoxaemia)。
l 胃的pH值會在兔子食慾不振(anorexia)或發生疾病時,可能會產生pH值上升的情形。
l 壓縮成球形的濃縮飼料,可能無法在胃被有效殺菌,這會讓微生物因此通過胃到達之後的消化道。
消化系統的生理發展(Physi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digestive system)
新生幼兔的胃,其pH為5-6.5。出生21天內的幼兔能夠對母兔的乳汁產生反應,在幼兔胃壁內襯(gastric lining)(胃油stomach oil)的部位,產生具有抗微生物能力的脂肪酸(antimicrobial fatty acid),來抵抗外來的細菌侵入,而人工哺育的幼兔無法產生這種保護性的脂肪酸、來抵抗外來的細菌侵入。但這種保護到出生21天後就逐漸消失,相對的胃內pH值漸漸下降到1-2,就在這個pH值轉變期間內,細菌才能夠通過胃,而在後腸繁殖形成將來腸道內的正常菌叢。所以此時幼兔也最容易感染致病性病原菌。幼兔在出生10天內要完全仰賴母兔的乳汁生存,到15天時開始攝食母兔的盲腸便,在20天才開始學習攝取自己的盲腸便。
嘴巴(The mouth)
口腔乳頭狀瘤病(Oral papillomatosis)
這是很少見的疾病,由乳頭狀瘤病毒(papilloma virus)引起。在舌頭底下發生白色的病灶、且可能變成潰瘍灶,此疾病通常具有“自限性”(self-limiting),在數個禮拜後病變會自行消退。
口腔潰瘍(Oral ulceration)
口腔潰瘍在兔子上很常見,第一個出現的症狀是流涎(salivation)及食慾不振(anorexia)。潰瘍是由過度生長的頰齒(the cheek teeth)所引起(見第11章)。下臼齒會造成舌頭潰瘍,但一般來說,上臼齒向外側生長而形成的牙刺,則會造成頰部潰瘍(buccal ulceration)。治療方式:必須矯正潛在性的牙齒問題。